阳江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阳江看房网 > 阳江热点资讯 > 阳江房产资讯 >  风湿疼痛(赤地利的功效)

风湿疼痛(赤地利的功效)

发表时间:2024-12-06 05:10:42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4-12-06,话题:#赤地利的功效# 文章来源:匿名用户, 内容简述:风湿疼痛

风湿疼痛

本文目录:

风湿疼痛

   【药 名】:金荞麦
   【拼 音】:JINQIAOMAI
   【英文名】:金荞麦 Wild Buckwheat Rhizome
   【来 源】: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天荞麦的根及根茎。
   【功 效】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
   【主 治】:治咽喉肿痛,痈疮,瘰疬,肝炎,肺痈,筋骨酸痛,头风,胃痛,菌痢,白带。
   【性味归经】:酸苦,寒。①《本草拾遗》:“味酸,平,无毒。”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“味甘微苦,性平,无毒。”③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“性寒,味辛。”
   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0.4~1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汁或磨汁涂。
   【别 名】:金锁银开(《李氏草秘》)、苦荞头(《草木便方》)、野荞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、铁石子(《天宝本草》)、透骨消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、蓝荞头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、荞麦三七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、开金锁、苦荞麦根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原植物天荞麦(《李氏草秘》)又名:五毒草、五蕺、蛇罔(《本草拾遗》)、金荞麦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、野南荞、甜荞、酸荞麦、野三角麦、野荞麦、天松散、花麦、铁花麦
   【处方名】:金荞麦、野荞麦、天荞麦、开金锁、野荞麦根
   【商品名】:金荞麦、野荞麦、天荞麦,以个大、粉性足、干燥无杂质者为佳。
   【动植物资源分布】:分布我国中部、东部以至西南部。药材产于四川、江西、江苏等地。
   【药材的采收与储藏】:10~11月采挖,晒干。
   【拉丁名】:药材金荞麦Rhizoma Fagopyri Cymosi原植物天荞麦Fagopyrum cymosum Meisn.
   【考 证】:出自《李氏草秘》。
   【生药材鉴定】: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块状,木质;表面灰紫色,粗糙不平,多疙瘩,并有芽痕及须根。质坚硬,断面略粗糙,淡红棕色,中有裂隙和不规则细纹。气微,味略酸涩。
   【中药化学成分】:根茎含对香豆酸 p-Coumaric acid)、阿魏酸(Ferulic acid)和葡萄糖所成的甙赤地利甙(Shakuchirin)。全草含槲皮甙(Quercitrin)、槲皮素(Quercetin)、芸香甙(Rutin)和KCI。5月份取材的标本含芸香甙4%,10月份的为8.5%。花和叶含芸香甙、甾醇、有机酸和酚性成分。金荞麦: 根茎含双聚原矢车菊甙元(双聚黄烷醇,dimeric procyanidin), 含量4%-5%。另含β-谷甾醇、海柯皂甙元(hecogenin)及野荞麦甙(shakuchirin)。
   【中药化学鉴定】:金荞麦: 取本品粗粉1g,用乙醇50ml回流提取2h,取提取液1-2滴,置试管中,加花色素试剂2ml,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,溶液呈樱红色。(检查花色甙元二聚物)花色素试剂:取正丁醇60ml与40%盐酸40ml混和,再加入FeSO4·7H2O 77mg溶解,即得。

风湿疼痛
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物理疗法?
   物理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,舒筋通络,减轻疼痛。常用的物理疗法有:
   (1)离子导入:干姜、桂枝、赤芍、当归各2g,羌活、葛根、川芎、海桐皮、姜黄、乳香各 1g,装入25cm×15cm的袋中,缝合置蒸锅内加热至气透出布袋,取出稍降温至40℃~42℃ ,热敷患处加直流电导入。
   (2)红外线照射:肿痛部位照射,每日1次,每次15~20分钟。
   (3)蜡疗:将蜡袋加温软化后,置于患处,每日1次,每次15~20分钟。
   (4)按摩疗法:可先用推、理、揉手法,轻轻按摩,使患部肌肉松弛,气血畅行;继用点、按、捏、拿手法,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;最后用摇、滚、揉手法,作善后处理。每次30~50分钟,2~3天1次。
   以上疗法可单独实施,也可相互结合。如熏洗后加按摩或理疗,红外线照射后加外敷等。进行各种辅助疗法时,应加注意。采用热疗时,如熏洗、蜡疗不要烫伤皮肤;外敷药有不少对皮肤刺激性较大,应每日或及时更换,不可久敷;按摩时切忌用猛力、暴力,以免造成骨折等。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食疗方?
  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用药的同时,配合饮食疗法,有相得益彰之功。现将几种食疗方介绍如下:
   (1)生姜鸡: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,生姜100~250g,切成小块,在锅中爆炒焖熟,不放油盐。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,1天内吃完,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。用于关节冷痛,喜暖怕寒者。
   (2)鹿茸鸡:以当年的公鸡1只,鹿茸3~6g,在锅内焖熟,不放油盐。吃肉喝汤,两天吃完。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。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。
   (3)赤小豆粥:赤小豆30g,白米15g,白糖适量。先煮赤小豆至熟,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,能除湿热。
   (4)苡米粥:苡米30g、淀粉少许、砂糖、桂花适量。先煮苡米,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,再加砂糖、桂花。作早餐用,能清利湿热,健脾除痹。
   (5)防风苡米粥:防风10g,苡米30g。水煮,每日1次,连服1周,能清热除痹。
   (6)木瓜汤:木瓜4个,蒸熟去皮,研烂如泥,白蜜1kg炼净。将两物调匀,放入净瓷器内盛之。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~2匙饮用。能通痹止痛。
   (7)葱白粥;煮米做粥,临熟加入葱白,不拘时食,食后覆被微汗,能解表散寒。
   (8)生姜粥:粳米50g,生姜5片,连须葱数根、米醋适量。用砂锅煮米做粥,生姜捣烂与米同煮,粥将熟加葱、醋。食后覆被出汗,能解表散寒。
   (9)川乌粥:生川乌头3~5g,粳米30g,姜汁10滴,蜂蜜适量。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,粳米煮粥,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,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,稍煮一二沸即可。宜温服。患者有热性疼痛,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。本方不可与半夏、瓜蒌、贝母、白及、白蔹等中药同服。此粥能祛寒止痛。
   (10)老桑枝煲鸡:老桑枝60g,雌鸡1只约500g,加水适量煲汤,用食盐少许调味,喝汤吃肉。能温经散寒,清热除湿。
   (11)猪脚伸筋汤:苡米、木瓜、伸筋草、千年健各60g,用纱布包好,与猪脚1~2只,放于锅内,文火煨烂,去渣,不放盐。喝汤吃肉,分两餐食用。能祛风湿,补肝肾。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?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草药,按其主要功用分为以下几类:
   (1)疏散风邪:独活、羌活、防风、麻黄。
   (2)温经散寒:熟附子、川乌、草乌、桂枝、细辛。
   (3)除湿蠲痹:苡仁、防己、苍术、萆、蚕沙、木瓜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滑石。
   (4)清热通痹:知母、黄柏、石膏、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、大青叶、忍冬藤、生地、赤芍、丹皮。
   (5)通经活络:莶草、络石藤、忍冬藤、秦艽、松节、伸筋草、木瓜、海枫藤、千年健、透骨草、鸡血藤、穿山龙、姜黄。
   (6)搜风剔络:全蝎、蜈蚣、地龙、蕲蛇、乌梢蛇、穿山甲、土元、僵蚕、蜂房。
   (7)活血化瘀:桃仁、红花、当归尾、赤芍、乳香、没药、五灵脂。
   (8)化痰散结: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制南星、白芥子、象贝。
   (9)益气养血: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鸡血藤。
   (10)补肾壮骨:熟地、补骨脂、骨碎补、淫羊藿、狗脊、续断、杜仲、桑寄生、牛膝、仙灵脾、鹿茸、山萸肉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。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常用古方和经验方?
   (1)古方:
   ①柴葛解肌汤(《伤寒六书》):柴胡、葛根、甘草、黄芩、羌活、白芷、芍药、桔梗、石膏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,关节疼痛,肌肉酸楚,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。
   ②羌活胜湿汤(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:羌活、独活、藁本、防风、川芎、炙甘草、蔓荆子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,腰背重痛,恶寒微热,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。
   ③三痹汤(《妇人良方》):独活、秦艽、防风、细辛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干地黄、杜仲、牛膝、党参、茯苓、甘草、肉桂心、黄芪、续断、生姜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,腰膝冷痛,手足拘挛,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,属于肝肾两亏,气血不足者。
   ④蠲痹汤(《百一选方》):羌活、姜黄、当归(酒浸)、黄芪(蜜炙)、赤芍、防风、炙甘草、生姜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,尤以项背、肩肘疼痛为甚,中医辨证为风痹者。
   ⑤宣痹汤(《温病条辨》):防己、杏仁、连翘、滑石、苡仁、半夏、蚕沙、赤小豆皮、栀子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,活动不利,寒战热盛,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。
   ⑥加减木防己汤(《温病条辨》):木防己、石膏、桂枝、苡仁、滑石、通草、杏仁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,关节红肿热痛者。
   ⑦乌头汤(《金匮要略》):乌头、麻黄、黄芪、芍药、甘草、蜂蜜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,喜暖恶寒者。
   ⑧桂枝芍药知母汤(《金匮要略》):桂枝、芍药、炙甘草、麻黄、白术、知母、防风、炮附子、生姜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冷痛,按之热感,或关节红肿,但触之不热,遇寒痛甚者。
   ⑨桃红饮(《类证治裁》):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归尾、威灵仙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,痛有定处,肿胀难消,活动不利者。
   10身痛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:秦艽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甘草、羌活、没药、香附、五灵脂、牛膝、地龙、当归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有定处如针刺,肌肤青紫,舌紫脉涩者。
   (2)经验方:
   ①张文芝经验方:双花、蒲公英、生石膏、龙胆草、土茯苓、虎杖、生地、木通、赤芍、桃仁、蝉衣、炙水蛭、乌梅、甘草,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。适用于急性风湿热关节红肿疼痛,恶寒发热,皮肤结节红斑者。黄柏、黄精、鳖甲、秦艽、木瓜、防己、丝瓜络、威灵仙、青蒿、忍冬藤、鸡血藤、夜交藤、地龙、五味子、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。适用于急性风湿热高热已退,关节红肿渐消,但仍有低热,口干,关节疼痛者。黄芪、黄精、鸡血藤、丹参、青蒿、千年健、龟板胶、地龙、桂枝、白蔻、鸡内金、土元、枸杞、桂圆、茉莉花、夏枯草。适用于急性风湿热恢复期。
   ②雷在彪经验方:防风、桂枝、白芍、当归、羌活、独活、白术、苡仁、细辛、黄芪。适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。
   ③姚庆云经验方:桂枝、鸡血藤、制川草乌、白芍、当归、黄芪、防风、炙甘草。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,在本方的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的偏重及关节疼痛的部位对症加减。
   ④朱思纯经验方(“痹痛灵”):苡仁、牛膝、苍术、木瓜、香附、防己、当归、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红花、地龙、桂枝、苏梗、乌药、秦艽、川芎、甘草。水煎煮酒送服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,经久不愈者。
  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如何调理日常生活?
  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,为促进疾病的恢复,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:
   (1)居住的房屋应通风、向阳,保持空气新鲜。被褥要干燥,轻暖。床铺要平整。切勿在风口处睡卧。
   (2)洗漱宜用温水,晚间洗脚,热水应能浸及踝关节以上,时间在15分钟左右,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。
   (3)出汗较多者,须用干毛巾及时擦干,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,避免受风。
   (4)注意气候变化,天气剧变寒冷时,及时添加衣服。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。
   (5)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正确对待疾病,切不可急躁焦虑,也不可满不在乎,更不能情绪低落。要善于自制,努力学习,积极工作,心胸宽广,愉快生活。
   (6)坚持锻炼身体,以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
  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?
  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宜进高蛋白、高热量、易消化的食物,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、油腻之物。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:
   (1)饮食要节制。饮食要定时、定量,食物的软、硬、冷、热均要适宜。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、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,增加脾胃负担,伤及消化功能。
   (2)饮食宜清淡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,又长期以药物为伴。病发作时,更是茶饭不香,故食宜清淡。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,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,以增强抗病能力。
   (3)饮食不可偏嗜。鸡鸭鱼肉,五谷杂粮,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,应搭配合理。
   (4)正确对待食补与药补。无论食补还是药补,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是有益的,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。如牛奶、豆浆、麦乳精、巧克力虽是营养佳品,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粘腻者,多食反而腹胀不适,不思饮食;人参、白木耳、阿胶虽能补气养血,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服之反而壅气助湿,非但病不能去,反添病痛。

风湿疼痛

   药酒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?
   酒性辛温走窜,有祛风散寒,舒筋活血的作用。用酒将治疗风寒湿痹之有效中药进行炮制,则药力借酒力通达四肢关节,使气血行而风湿除,筋骨强而痹病愈。长期饮用对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。
   常用的有虎骨酒、史国公药酒治疗风湿痹痛兼有肝肾亏虚;冯了性药酒治疗痹证之寒湿偏重者;三蛇药酒治疗风痹肌肤不仁;丁公藤风湿药酒治疗瘀血痹痛;五加皮酒治疗痹证而有中气不足者。此外还有虎骨木瓜酒、虎骨追风酒、豹骨木瓜酒,参茸虎骨酒,蕲蛇药酒等等。也可用威灵仙、牛膝、杜仲、木瓜、桑枝、党参、黄芪、当归、白芍等中药1~3味,加入酒中浸泡,自制成药酒。每次10~15ml,每日2次。
   服用药酒应注意阴虚有热或外感风热或风湿热痹以及高血压、孕妇等均应禁服。还应注意药酒内不要兑入其他酒类或就果菜饮用。
   除内服外,史国公药酒、虎骨酒、木瓜酒等还可擦患部,或加点穴按摩,或加用小木棒叩击,亦有一定疗效。
  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药酒?
   (1)三蛇酒
   药物组成:乌梢蛇1500g,大白花蛇200g,蝮蛇100g,生地500g,冰糖5000g,白酒100kg。
   将三种蛇剁去头,用酒洗润切成短节干燥,冰糖加热熔化待用。将白酒装入酒坛。三蛇、生地直接倒入酒中,加盖密闭,每天搅拌1次,10~15天开坛过滤,加入冰糖即可。
   功效:除风祛湿,温经散寒,通络止痛。
   主治:风寒湿痹。
   用法:每次5ml,每日3次。
   (2)冯了性药酒
   药物组成:羌活、威灵仙、五加皮、丁公藤、桂枝、独活、青蒿子、麻黄、白芷、小茴香、当归、川芎、栀子、防己、白酒。
   功效:祛风散寒,活血通络。
   主治:适用于痹病风湿痹阻证。
   用法:每次10ml,每日1次。
   (3)除湿酒
   药物组成:虎骨(豹骨代)、防己、云苓、杜仲、松节、秦艽、狗脊、茄根各12g,续断、伸筋草各9g,独活、蚕矢各6g,木瓜、枸杞、苍耳子、莶草各12g,桑枝15g,牛膝12g。
   将上药浸于粮酒2500g中,过5日即成。
   功效:除风散寒,祛湿通络。
   主治:风寒湿痹证。
   用法:口服,每次10ml,每日1次。
   (4)虎骨木瓜酒
   药物组成:制虎骨(豹骨代)、当归、川芎、续断、五加皮、川牛膝、天麻、红花、白茄根各50g,桑枝200g,秦艽、防风各25g,木瓜150g。
   上药共研粗末,以绢盛,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,浸至7日,滤去渣,澄清后加冰糖1kg。
   功效:散寒除风,祛湿通络,活瘀止痛。
   主治:风寒湿痹证。
   用法:随量饮用。
   (5)木瓜牛膝酒
   药物组成:木瓜120g,牛膝60g,桑寄生60g。将上药浸入大曲酒500ml中7天。
   功效: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。
   主治:风湿性关节炎属瘀血痹阻者。
   用法:每服10ml,每日2次。

山地瓜的功效与作用

   山地瓜的功效与作用: 清热解毒;生肌敛疮;散结止痛。主治疮疡肿毒;瘰疬;烫伤;湿疮;温疟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惊痫;血痢;肠风;痔漏;白带。

山地瓜的功效与作用

   中药材山地瓜又称作“白蔹”;也有地区称作:鹅抱蛋; 铁鼠消; 老鼠瓜薯; 穿山老鼠; 白浆罐;白水罐; 白根; 猫儿卵; 母鸡抱蛋; 母鸡带仔; 昆仑; 山栗子; 地老鼠; 兔核; 人卦牛; 中药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。春,秋季采挖,除去茎及细须根,洗净,多纵切成两瓣,四瓣或斜片,晒干。山地瓜的功效与作用: 清热解毒;生肌敛疮;散结止痛。主治疮疡肿毒;瘰疬;烫伤;湿疮;温疟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惊痫;血痢;肠风;痔漏;白带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